他仅用30秒精准穿刺,打通重症患者的生命通道
南京鼓楼医院麻醉手术科医生周路阳在给重症患者进行动脉穿刺.资料图
麻醉科医生常常被形容为“急救医学最后的守门员”。一个月前,南京鼓楼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医师周路阳来到武汉同济光谷医院。作为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在这里,他以妙手精准穿刺,用仁心抚慰重症病人,创造了一根软针,30秒成功实现动脉穿刺的奇迹。
2020年3月10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授予周路阳等10位同志江苏“最美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短短30秒成功实现动脉穿刺奇迹
开跑即冲刺,开战即决战。周路阳到达武汉的第14天,他所在的E1-6重症病区收治了接管以来最为危重的一位病人。“转到我们这边的时候,患者是带着插管进来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血氧饱和度只有70%,血压最低53/26mmHg。但没有完备的监测手段,影响后续治疗,这个时候我们要对他进行一个动脉置管的监测。”周路阳说,当时患者生命危在旦夕。
普通人也许可以耐受90秒的缺氧,但新冠肺炎患者时间更短,所以必须在30秒内建立气管通道。然而,事发危急,条件有限。当时全院病区都找不到有创监测设备,甚至没有合适手术的16G动脉留置针。在这样的情况下,周路阳用病区仅有的一根最粗的20G静脉留置针,在30秒内,精确实施了动脉穿刺,成功打通患者生命通道。
“这样的操作在普通情况下也会有很大难度。但是在短短的30秒内,他的操作就完成了。”南京鼓楼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杨海龙表示,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医师于成功也为周路阳过硬的技术点赞:“对他的技术感到非常佩服,关键的时候确实能够为病人赢得抢救的宝贵时机。”
零死亡!“技术英雄”发挥硬核实力
在拯救重症病患的过程中,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科医生应该说是急救医学最后的守门员,如果患者病情急转直下,气管插管、人工抢救、容量复苏……麻醉科医生往往能用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细致的判断,将患者从生死线上救回。
周路阳是经常和死神狭路相逢的人。在周路阳进入病区之前,呼吸科的同事悄悄在他防护服上写道“英雄有用武之地”。在同事们眼中,他就是抗“疫”前线不折不扣的“技术英雄”。而在周路阳自己看来,在抗“疫”战场上,“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并非灵机一动,而是来自多年积累形成的硬核实力+经验。
“不能说我是一个英雄,能让我平时练就的技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得到展现,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鼓励。”周路阳说,麻醉科医生就像是生命的平衡师,要将患者的各种指针调控到最佳范围内。
凭着精湛的医术,周路阳从容不迫地完成着一次又一次操作,与病毒斗争,为更多同胞赢得生的希望。来武汉的一个多月来,周路阳所在的团队累计收治82名患者,出院42人。通过“无线交班”、多学科诊疗等模式,随时捕捉“战场”上每一个危险信号,保持病区危重症患者“零死亡”的战绩!
仁爱之心暖人,为患者送上江苏老家的味道
一次次紧急救治和精心照料,换回的不仅是患者们的健康,还有暖心的医护关系。
虽然周路阳并不觉得自己是“盖世英雄”,但在顾阿姨眼中,他和队友们却“身披金光”。顾阿姨是在武汉生活了50多年的江苏盐城人,在治疗过程中,她和来自老家江苏的医疗团队结下了深厚感情。在周路阳的精心护理之下,顾阿姨不仅顺利出院,还尝到了周路阳送来的久违的家乡味——阜宁大糕。
“住院期间他们真的是非常贴心,医术也高。碰到了家乡人,特别亲切。虽然来武汉50多年了,我还是很想念江苏老家”。顾阿姨说,等病好了,她要带儿子回老家看看。
采访中,他的父自豪地告诉记者,周路阳成长在有着9位党员的“红色之家”,他是非常有正能量、有爱心、有担当的人,曾作为中国第二批援圭亚那青年志愿者队队长,带领团队在热带雨林地区一年安全完成麻醉手术800多例。他还多次参加了如“援非”“微笑行动”等公益项目,曾获“南京市好青年”“南京市好市民”“江苏省百佳青年”和“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用精湛医术治人,以仁爱之心暖人”,这是周路阳这样的医生为江苏医疗队打造的金质名片。(来源:现代快报,记者 赵冉)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