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的你》上映敲响警钟,校园欺凌引发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思潮
“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电影中,当小北对陈念说出这句话时,很多观众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少年的你》上映一周口碑持续发酵,票房突破8亿的同时,也在全社会引发了对于校园欺凌的热烈讨论。本该阳光灿烂的青春生活,为何会笼罩在暴力的阴霾中?朝夕相处的同学之间,为何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保护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就像电影中所说的,长大了记性就会变差,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觉得校园欺凌离自己的生活很远。然而,近些年来,校园欺凌的新闻一直不绝于耳,并且触目惊心: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1000多件,虽然2016年、2017年分别同比下降16.51%和13.37%,但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受害人涉及重伤。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而相比于有形的暴力,无形的暴力同样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回想一下,被同学起外号,被同学揪辫子,被全班同学嘲笑或者排斥,自己的东西被藏起来甚至扔掉,这些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小事”其实都是校园暴力,而我们身处其中却不自知,家长和老师也把它当作小朋友之间的玩闹。
面对暴力,多少孩子选择保持沉默,日复一日痛苦忍耐,只为能够等到离开的那一天;又有多少孩子在沉默中爆发,逾越理智与法治以暴制暴,让校园欺凌走上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
近日,一个小男孩在视频中给家长出了一份关于校园暴力的“问卷”,三个灵魂拷问“什么是校园暴力”“孩子被欺负家长有什么责任”“家长怎么做才能防止孩子遭受校园暴力”,让很多人发现自己其实对这个话题知之甚少,答非所问,甚至不知所措。一些家长过分追求成绩、才艺的同时,却忽视了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一些家长让孩子“习武防身”,却忘记告诉孩子要面对暴力要及时向法律求助。
2012年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2016年6月,《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与暴力的指导意见》包括3大方面11项举措,涵盖了预防、处置和远期的防治部署。2017年11月,11部委联合发布《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018年,依据国务院指导性文件,各地相继出台治理校园欺凌的地方性法规。然而,近期大连13岁少年杀害10岁女孩,使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低龄化犯罪问题上,《未成年人保护法》中“14岁以下不负刑责”遭遇网友激辩。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重演,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等,着力解决校园安全、学生欺凌等问题,条文增加近一倍。
草案首次对学生欺凌作出定义,提出学校要建立欺凌防控制度,全流程把控风险;规定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等;细化了家庭监护职责,增加监护人的报告和配合义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监护缺失问题完善了委托监护制度;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校园欺凌的案子发生在学校,却远远不止在学校这么简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法律多方形成合力,制定出完善的保护和预防、惩戒机制,让每个少年少女都能够拥有灿烂而美好的青春。你往前走,我们一定在你的后面,给你力量,陪你成长。(来源:光明时评,文/张菌菌)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