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儿科在机器人辅助下实施一例多灶脑神经疑难病精准脑活检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导航系统.图/医院
近日,北大医院儿童癫痫中心成功为小儿神经内科的一例疑难病例实施了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活检术,为患儿的最终确诊提供了病理学依据,这一精准检查手段的常规开展,为该院疑难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建立了重要的保障平台。
患儿晓晓(化名)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小聪慧过人,成绩优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让晓晓一家人陷入了绝望。3个月前,一向小巧灵活的孩子开始出现行走不稳,醉酒样步态,伴有口齿不清,口角偏斜、流涎,孩子自此一病不起。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各种神经系统的检查、化验,一次次的采血、腰穿、CT、核磁、甚至基因检测均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各种试验性治疗——激素、丙种球蛋白、神经营养药、抗生素、脱水药均无济于事,孩子的身体每况愈下,而医生却一筹莫展。
绝望中的晓晓父母,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从湖北奔波至北京,慕名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我院儿科就诊。小儿神经专家将他收入儿科三病房治疗。经过会诊,专家团队在晓晓的核磁影像上发现了蛛丝马迹——颅内有多发的病灶。虽然找到了线索,然而病灶的性质很难凭经验进行判断。诊断不清何谈治疗?况且各类试验性的治疗效果均不佳,更提示了准确诊断的意义。于是,儿科专家邀请儿童癫痫中心的外科专家会诊,最终决定为晓晓实施脑内病变活检。
完成患者活检取材,给大夫们出了一道难题。因为患者脑内的病灶多发,且广泛分布于脑干等重要功能区,活检取病理组织时,需要满足多点、精准、安全、适量等要求。儿童癫痫中心新近引入了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导航手术系统,为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专家们决定,为患者施行机器人辅助下的立体定向脑内组织活检术。
经过了周密的术前手术计划制定、穿刺路径及穿刺靶点设计,儿童癫痫中心的专家利用手术机器人系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脑内多靶点的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取出的病灶组织做了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的检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弥漫中线型胶质瘤。经过术后1周的恢复,患者的头部已看不出明显的手术痕迹,确诊病因后他等待着进行后续的抗肿瘤治疗。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是北大医院儿童癫痫中心常用的一项手术技术,常规应用于引导颅内电极的植入及颅内靶点热凝毁损等治疗。手术机器人由两部分构成——影像工作站和机械臂引导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计算机影像融合技术将核磁、CT、PET等多模态影像数据进行整合,以3D可视化效果在工作站中呈现出人脑导航图谱,通过患者颅骨表面预先固定好的定位螺丝构建出3D坐标系,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该坐标系和导航图谱进行注册,使图谱与人脑做到点对点对应。
手术计划需要在术前制定,可以选取脑内任意位置作为靶点,穿刺路径可以有效规避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核团,在精密机械臂的实时引导下手术器械可以精准到达预定靶点,进行诸如毁损或活检等各项操作。机械臂的移动精度误差达到了0.3毫米以下,真正实现了“指哪打哪”的精准导航。借助这套装置,可以通过单次手术操作,安全精准地实现颅内多靶点的活检,为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提供作为“金标准”的病理学依据。
北大医院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者,国内众多疑难、高危患儿常常慕名前来就诊。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导航装置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可为更多神经系统疑难病例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病理组织的获取也可为儿童疑难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推动神经病理学、遗传学等领域研究的进展,为儿科临床与科研再攀高峰提供重要的保障。 (来源:北大医院儿童癫痫中心,文/孙宇,发布时间:2019-08-29)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