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搭起高铁经济走廊,中国高铁继续领跑世界
自2011年6月30日第一声鸣笛至今,京沪高速铁路已经开通运营了近8年时间。作为当时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设计标准等级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完善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也使我国高铁运营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近8年来,京沪高铁累计安全运送旅客超9.3亿人次,这趟时代列车在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之间搭建起了“高铁经济走廊”,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千里京沪一日还
5月14日上午,虽然不是出行高峰,但北京南站的候车大厅还是熙熙攘攘地站满了等待列车的旅客。据北京南站工作人员介绍,每天从北京南站出发和到达的旅客超过13万人,其中70%的旅客都穿梭在京沪高铁线上。“现在早上从北京坐高铁出发,丝毫不影响下午在上海办事,晚上还能坐高铁回北京,一天轻松打一个来回。”常年往返于京沪两地出差工作的北京市民王建业说,这在10年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北京和上海,分别地处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中心,两地间的交通效率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几十年来,京沪铁路始终是东北、华北通往华东的必经之路,是中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京沪高铁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邵长虹介绍,随着东部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本世纪初京沪铁路客货运量猛增,分别为全国铁路客货运输平均水平的5.4倍和3.8倍。在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前,京沪线的运能缺口甚至超过了50%,严重制约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历经3年建设的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京沪间的时空距离一下被拉近了许多,上海到北京最快运行时间由9小时54分,缩短至4小时18分,1300多公里一日内可轻松往返。“今天的京沪高铁,已然成为中国高铁标杆和典范,也必将成为世界高铁的标杆。”邵长虹表示。同时,穿梭于京沪间的高铁拉开了时空观念的巨变,“高铁同城效应”优势凸显,“双城生活”“候鸟群体”逐渐成为群众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
“从天津坐高铁到北京最快只需不到30分钟,再换乘地铁去公司,总共也就1小时多一点,这几乎与住在北京五环附近的同事上班时间差不多,而且途中既准时又舒适。”家住天津的李女士每天乘坐高铁上下班已经两年,她说这样的生活让她既能享受到北京的工作机会,也能降低一部分生活成本。
搭上经济发展的时代快车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沪高铁的运营不仅使北京、上海两座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也使沿线多个城市享受到高铁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初夏的傍晚,凉风习习,江苏无锡东站南端的映月湖中央公园内,散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邻近的映月天地商业区人气火爆。10年来,从一个乡镇发展成为一座新城,锡东新城的发展离不开高铁的拉动。
“随着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无锡依托无锡东站规划了125平方公里的高铁概念新城区——锡东新城,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引来众多‘产业大腕’竞相入驻,成为无锡连接上海的桥头堡。”锡东新城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章金伟表示,“产业和区位融合”的发展模式,让锡东新城走出新的发展道路。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锡东新城产业结构中,房地产占比降幅超20%,产业金融、科技创新、总部经济、旅游度假等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0%。
类似的发展路径也发生在离上海更近的江苏昆山。昆山市发改委主任秦珊珊介绍,京沪高铁通车初期,昆山人也曾有过疑虑,便利的交通和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会不会把昆山的优势资源都“吸”走了?“蒸蒸日上的发展现实让昆山人明白,高铁带给城市间更多的还是合作共赢。”秦珊珊说,昆山作为台商集聚区,工作生活着近10万台胞,伴随着高铁带来的运输和时间优势,越来越多的台企更加愿意在昆山设立地区总部,这为昆山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如此,沿着京沪高铁这条经济“大动脉”,沧州、蚌埠、德州、枣庄、泰安、常州等城市,纷纷搭上经济发展的高铁快车,因地制宜规划实施沿“京沪高铁经济带”一体化建设。
“京沪高铁贯穿4个省和3个直辖市,沿线人口占全国总数的26.7%,其中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就有14个。高铁带来的多重优势,使多个城市重构了各自的经济版图,也带动了沿线经济协调发展。”京沪高铁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赵非说。
高铁技术的博物馆
在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里,收藏着京沪高铁设计阶段共计2533卷、4760册设计资料和6.7万张设计图纸,这些珍贵资料的背后,是京沪高铁设计人员不断攻克难题、刷新世界纪录的骄傲战绩。中国铁设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孙树礼介绍,京沪高铁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堪称“高铁技术博物馆”,不管是确保京沪高铁不失毫厘的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解决深厚松软地基沉降控制技术难题的精细化地质勘查技术,还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车站设计,这些凝聚着中国铁路设计人智慧结晶的成套关键技术设计,使京沪高铁成为中国高铁建设的标杆和典范。
“我国高速铁路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2008年京沪高铁正式开工,18年间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题,其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都是史无前例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涵说。
2016年1月8日,“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被授予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标志着京沪高铁攀上了我国科技创新的高峰。“京沪高铁不仅在建造技术、施工装备上取得一大批创新成果,而且为牵引电化、通信信号、装备制造等提供了试验场,建立了新技术、新装备的聚集创新平台,大大提升了我国技术装备水平,拉动了国家新产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孙树礼表示。
正是因为拥有了京沪高铁建设运营中积累的经验,近年来,中国高铁建设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城市被高铁网连接起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高铁里程达2.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高铁已累计运送旅客超过100亿人次。“未来,我们要在京沪高铁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使高速铁路不仅可以更快、更平稳,还可以更智能、更舒适,让中国高铁继续领跑世界。”孙树礼说。 (光明日报 记者 訾谦)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